2020/01/26,美國本月初發生的國會暴亂,反映當地極端主義威脅日益嚴峻,要求嚴打國內恐怖主義的呼聲高漲。總統拜登前日下令執法部門和情報機關合作,全面評估美國面臨的本土恐怖主義威脅,從而協助華府制訂相應政策。白宮亦表示,當局將針對極端分子在網上散播的暴力言論,調查社交媒體在煽暴上的角色。《紐約時報》分析指出,拜登政府下令跨部門展開評估,顯示華府認真看待本土極端主義問題。 文匯報
2020/01/26,白宮國家氣候顧問吉娜.麥卡錫廿三日表示,美國總統拜登政府本周將公布更多解決氣候變遷所需的政策,並敦促中國大陸訂立更嚴格的溫室氣體排放目標。 聯合報
2020/01/26,少數族裔媒體22日邀請專家分析暴民衝擊國會大廈背後的陰謀、虛假信息和極端主義團體,以及宗教如何在危險激進中發揮作用,並指出,「匿名者Q」(QAnon)、國內恐怖組織、以及宗教信仰與政治極端主義的融合,甚至師法基地組織和伊斯蘭國(IS)運作,使美國陷入危險之中。 世界新聞網
2020/01/26,香港英文報刊「南華早報」引述消息人士表示,中共解放軍今年預料將為軍官加薪40%,其中以駐紮西藏、新疆及東海、南海等邊境部隊,及前景看好的年輕軍官最為受益。 中央社
2020/01/26,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今(22)日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警法》,自2021年2月1日起生效。該法案授予了海警單位在中國海域處理外國船隻時動用武力的權力,這將大幅提升中國與海上鄰國在爭議海域發生擦槍走火事件的可能性。 自由時報
2021/01/28,美國國土安全部13日公布一套戰略行動方案,因應中國在各方面對國土安全的威脅,列出邊境安全和移民、貿易與經濟安全、網路安全和關鍵基礎設施,以及海事安全等四大關鍵領域。其中,在經貿安全方面,該方案建議擴大與台灣的半導體領域貿易。 自由時報
2021/01/28,即將上菜的「多維防禦」作戰構想,初步將打造資通電網路戰、飛彈、微型軍事衛星、無人載具等四大不對稱戰力。 新新聞
2021/01/28,美國國土安全部最新公布的一份計劃,稱將在移民簽證、跨國犯罪、人權問題、經濟貿易等方面應對來自中國的威脅。 香港01
2021/01/28,紐約市警隊反恐部門首腦米勒(John Miller)昨日要求政府制訂及頒佈新的本土恐怖主義法例,對付美國國內極端主義者例如上周衝擊華盛頓國會大樓的暴徒所構成的威脅。 頭條日報
webmaster@intlsecu.org